这本书的名声恐怕不需要老碧赘述太多,但凡对物理有一点点了解的朋友,应该都听过“朗道十卷”的名声,也对它的难度往往有所耳闻。
【资料图】
老碧对物理学不算熟稔,所以物理角度做不了十分精彩的解读,于是便选择忠于文本,大家一起来逐段阅读吧。
就老碧半筐水的揣测来说,这本书阅读门槛应该是在符号语言以及数学原型上,我们一点点来看细节,然后把一些物理学和数学对应的概念进行统一,查漏补缺,为后续的学习提供素材与依据。
我们做过我国教材《新概念物理学》相关内容的笔记,是从物理学发展史引入,非常有北京大学一贯的人文情怀;
也做过美国教材《费曼物理学讲义》的笔记,是从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——原子引入的,符合费曼本人对于把高深知识进行科普化处理的教学观。
而这本俄罗斯巨著,就相对返璞归真多了,从章节的名称就可以看出来老牌科技强国的数理积淀,“运动方程”——这便是一个典型的建模过程,即将物理学里的概念,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的过程。
这种方式对没有数学语言基础的学习者来说不友善,但是其优势在于拓展性,形成数学模型之后,按照数学逻辑推导出的结论,可以反向对物理学理论进行推进,在实验科学中,无论进行了证实还是证伪,都是一种巨大的进步。俄罗斯有一位知名的数学家——阿诺尔德,甚至认为,物理是数学的一部分,lol~
第一段是对物理经典模型,质点的介绍,其实引入质点的核心在于——
不关心物体形变、温度等内在属性的变化;
不关心自转这种在各个点物体的速度、加速度可能都不一致的状态;
只关心物体作为一个整体的状态,比如说,一辆车向前进,无论里面的任何一个人有没有左右摇摆,都可以分出来一个共同的向前的运动状态:位移、速度、加速度——若非如此,那个人肯定是不小心落下车去了
——这是一种整体性的抽象方式,而具体的细节,如果想要研究细节,则要借助其他的研究方式,比如,分析学中无限切分小块的方式,再化归到最简单的模型下。
任何认知都是从简单到复杂,先把问题简化到最简,总结模型之后,在未来遇到复杂问题的时候,想到如何把复杂问题切分成各个我们已经熟悉的简单问题,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。